06
07
08
09
10
11
13
14
02

榕樹下的記憶

01

壹、設置緣由

一、衛武營簡介

1.設置緣起

衛武營原為國防的軍區,位於高雄市苓雅區與鳳山區交界處,佔地約67公頃,適逢1979年軍事會議的決議,衛武營區不再續為軍事用途,2003年衛武營正式宣佈變更為公園用地,並以都會公園、藝術中心與特定商業區三體共構的方式重新開發。於2003年2月18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始納入行政院「新十大建設」,以「南部兩廳院」為定位。並接續於2004年展開籌建計畫,2007年9月正式成立「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以下簡稱本處),專職負責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企劃、營運、工務與技術籌劃事宜,更透過國際競圖方式公開邀請國內外優秀建築師共同參選競圖設計。

2007年3月由來自荷蘭的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之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建築師及其共同投標者-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之作品獲得首獎,取得設計監造權。本建築最大的精神是希望能夠使該建築不僅成為國際專業表演場所,也能夠融入當地環境,反應當地文化,並為當地民眾生活創造一個自然舒適的活動休憩場所。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興建,不但能成為南北文化平衡的最有效指標,以創意文化及知識經濟導入國際藝術文化的領域,更能結合南部的藝文表演活動,帶入南台灣藝術教育的發展與藝術人才的培育,不僅是南部首見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亦期許成為當地地標性建築物。

02

2.計畫理念及目標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為南台灣地區重要文化公共建設,並成為當地地標性建築物。本建築最大的精神是希望能夠使該建築不僅為國際專業表演場所,也能夠融入當地環境,反應當地文化,並為當地民眾生活創造一個自然舒適的活動休憩場所。

因此本基地公共藝術之設立主旨為:

(1).城市的觀點:利用設置公共藝術巧妙的結合基地及周圍城市環境,呈現一體性,使建築物可以融為城市的一部份,城市的環境可以襯托此獨特的有機建築,更重要的,使周圍居民能夠該基地及建築有認同感。

(2).建築的觀點:本建築物內部提供了多種的表演空間,主要設有五個廳院。然而以建築的觀點來看,各廳院是利用同一種建築語言、材料來呈現。藉由公共藝術的設立,能夠為各廳院空間創造能夠代表該空間屬性的氛圍,反應各空間之獨特性與識別性,為建築空間創造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空間精神。

 

3.地域背景說明

(1).基地特性與環境

本案基地衛武營區屬隸高雄市苓雅區與鳳山區。屬都會發展之中央地區,具優越之可及性。基地北臨三多路,南接凱旋路,東接國泰路與南京路,西面高速公路,道路系統完整便捷,基地位於「衛武營都會公園」內。衛武營都會公園北臨三多路,東以計劃道路與特定休閒商業專用區相隔,南接凱旋路,西面高速公路,為一完整街廓。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之捷運橘線O10(衛武營站)及設置於中正路地下接近三多路與建軍路交口,且為配合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目前亦正進行鳳山市輕軌系統之規劃,並預定於衛武營設站,將來利用捷運將為最主要之大眾交通工具。

(2) 衛武營都會公園

衛武營所在的土地在十九世紀以前曾是一塊沼澤地,因為充滿了紅樹林及熱帶動植物而成為平埔族馬卡道人逐獵的天堂。到了日治時期,衛武營仍未屬於大高雄都市計畫的範圍內,直到太平洋戰爭時期,乃將衛武營整理成日本陸軍步兵連隊的基地,負責步兵訓練與後勤補給的任務。大戰結束之後,國民政府延續日治時期衛武營的軍事用途,成立軍事訓練中心與後勤補給單位,分屬於陸軍總部與聯勤總部所管轄。此外,還設置了漢聲廣播電台等相關設施。衛武營邊界的高聳圍牆,讓區內環境少受破壞而林木蓊鬱。然而隨著高雄都市的快速發展,市區不斷向外擴張,此一營區的存廢遂成為1970年代社會議題關注的焦點。民國68年的軍事會議之決議,確定衛武營由國防部負責遷建。

卸除了軍營的角色之後,對於衛武營的發展方向,有設為大學、公園及社區之提案與規劃。1992年3月舉行了「衛武營設立大學或公園」聽證會,由高雄縣市熱心公益的民間團體及人士組成的「衛武營都會公園促進會」,共同遊說爭取籌設公園。相較於形同高雄右肺的柴山自然公園透過地方立法,得以快速成立;形同左肺的衛武營則礙於缺乏開發經費,遲至2000年之後才確定開發策略,通過內政部劃定用地區分,軍方著手遷廠,終於得以正式成立為都會公園。其中10公頃規劃作為國家音樂劇院,其餘則以歷史建築和自然公園型態呈現。在2003年經高雄縣市政府公告為公園用地,並於2004年縣府舉辦的「衛武營最後一夜」活動中,在市民面前正式除役。

為促進南北均衡發展,建構均衡發展的表演藝術環境,行政院在92年 7月在衛武營區宣誓推動區域均衡,讓南台灣劇場與世界接軌。因此文建會配合「新十大建設-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計畫」政策,提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興建計畫。規劃一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結合都會生態公園及歷史保存,建構為充滿自然、人文氣息的藝術文化園區,並以此園區之文化建設帶動周邊區域的整體發展,提昇人民的生活素質。

衛武營都會公園佔地57公頃,達到世界各都會公園之規模,總工程經費約7億5千萬元。原地保留千株樹木,並以軍事迷彩與生態作為主題,公園中間規劃為生態池,東北方為入口廣場及中央草坪與兩廳院銜接,西側為生態森林與兒童遊憩區,東側則為迷彩景觀花園,預計於2010年春天完成並開園。屆時將與柴山自然公園、高雄都會公園,一併成為大高雄地區東、西以及西北三個重要的都市之肺綠地,也提高了大高雄地區的環境品質,將成為大高雄重要的遊憩園地與都市之肺。

在設計手法上,也響應生態環保思維,以「零廢棄」為目標,原地保留千餘株樹木,並將原營區建築廢棄資源、木料重新利用;同時也融合營區的軍事歷史,將「迷彩」納入設計主題,使都會公園別具意義。

依照都市計畫重新配置後的高雄市公園綠地系統,按其空間位階,衛武營公園屬於都市綠地之都會公園,其特色在提供較自然、大面積、多樣化活動之開放空間,除供民眾遊憩外,對都市環境保護,並藉由大規模之都市森林、本土性植栽等綠化手法,改善環境品質,達到防風淨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都市氣候等功效,並提供生物棲息地,增添多樣物種生存,並具都市防災避難據點功能。都市綠軸上主要為建立南北綠帶串連之綠軸,衛武營都會公園北側之中正路、三多路亦列為林蔭道系統。

 

 

06

4.基地現況分析及圖說

(1)基地說明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是一國際級公共文化建築,本建築為地下二層地上四層之建築物,三十六公尺高之建築物。它主要由四個觀賞表演場所組成:2260席的戲劇院、1254席的中劇院、470席的演奏廳及2000席的音樂廳。另外,並設有大型開放的公共空間-榕樹廣場及各種公共服務設施,例如多功能廳、圖書館、展覽廳、書店、資訊及多媒體中心和餐廳。基地配置與各廳院位置如配置圖所示。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將成為不僅是台灣,且是亞洲容量最大的藝術文化展演場地,Mecanoo(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與瀚亞建築師事務所等設計單位不僅爲廳院內部規劃最先進的表演空間與設備,爲觀眾設計最前衛的空間感受。在公共空間,我們也將此類型建築常會有的”背面”變不見了,利用先進的設計方法與工程技術,榕樹廣場也將會成為亞洲最大的半戶外空間之一,最大化的公共空間成為自然的展演場地,藝術文化藉由這個媒介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衛武營藝術中心的有機設計源於基地內生長了幾十年、獨具特色的繁茂榕樹林。樹林創造出的正負空間反應於建築物的曲面與穿透性的空間設計上,也因如此,榕樹廣場的設計理念是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設計手法,充分反應當地文化,使建築能夠完全融入當地環境,並使到訪榕樹廣場的人能夠感受猶如處於榕樹林下的感覺。此廣場為充滿起伏的、具有遮蔭的半戶外空間,提供當地民眾平時休憩使用,如太極拳、土風舞…,另外也可供各式戶外表演活動使用,如戶外音樂表演…等,進而使藝術可直接融入當地民眾生活。

榕樹廣場從地面一層(+1m)起坡至地面二層(+5m)的開敞式門廳,除了支撐上部的量體結構外,全部為開放式。幾乎完全暢通無阻的空間,微風穿越,在高雄炎熱的夏季,即使在沒有任何演出的情況下,這裡未來也將是人們最佳的休憩場所。民眾將可由建築周邊進入廣場或由地下停車場經由公共交通核抵達此廣場,經由該廣場可再分別進入四個表演廳院。

07

(2)以榕樹廣場作為反映衛武營歷史、人文及地景特色的元素

法蘭馨.侯班以融合地景地貌的「荷蘭學派」建築理念為設計主軸。她受到衛武營園區內蒼鬱茂密而垂鬚的榕樹林靈感啟發,以「有機」與「開放性」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定調。

在建築量體上,以榕樹林來象徵衛武營,將衛武營的意象以藝術手法轉化為建築造型,透過榕樹林創造出的正負空間反應在建築的曲面與穿透性空間設計上。這些空間成為了建築物的窗戶,並模糊了室內與室外的界線,寬闊、通透的體驗吸引著人們進入建築物,使得內外空間已不可分。

榕樹廣場,讓整棟建築成為相當通透的量體,室內與室外之間的層次輕盈豐富,讓大眾在不受艷陽與風雨的影響下,穿梭於廳院之間,打太極等運動,或者只是休閒。有機形的空間與圖案優雅地界定了兩類空間: 引導民眾進到建築與穿越建築的動線,與不同活動發生的空間。榕樹廣場以樂曲般的姿態歡迎大眾,這個新的表演形式將帶給高雄新的的藝術文化意象。

08

(3)空間的隱喻

這棟建築物的設計不僅源自有機性,亦能使建築物滿足適應亞熱帶環境的需要。波浪形的屋頂接觸到地面的部分可提供遮蔭的戶外空間,供當地民眾隨機使用及各類休閒活動。藝文中心屋頂的最高點有37米,屋頂下有約15米高的榕樹廣場作為人們活動使用。位於地面一層的開敞式門廳是完全敞開無阻的,微風穿越其間可在亞熱帶炎熱環境中營造一個綠洲,藉由開放空間、綠帶以及基地本身巨大尺度的整合,藝術中心與都會公園融合成為一體。

北廣場

由基地東北角入口處望向藝術中心,畫面左側一樓有大型排練室等空間,民眾在這個角落可以感到中心內的日常脈動-排練。
畫面中央是戲劇院的環狀玻璃開口,是榕樹廣場的視覺焦點。
畫面右側一樓與三樓是主要行政空間,是離捷運出入口最近的角落。

09

南廣場

由公園走到南廣場的路上,畫面右上角是音樂廳的頂層大廳,右下角的餐飲空間。畫面中間由榕樹廣場發出的燈光將民眾帶進到藝術中心,戶外座位區的燈光設計以不影響戶外表演為原則。
畫面左側是頂層大廳的餐廳與一樓主要售票處。

10

11 12

二、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理念

本案公共藝術經費主要支用於「衛武營景觀公園文史公共藝術計畫-北側」、「衛武營藝術造街計畫」、「衛武營公共藝術計畫-東西南側」及「衛武營第六劇場藝術季」,此三案皆採「公開徵選」。

《榕樹下的記憶》

這塊土地昔日曾是日本陸軍步兵連隊的基地,負責步兵訓練與後勤補給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冷戰興起及兩岸對抗,國民政府延續日治時期的軍事用途,在這裡成立軍事訓練中心與後勤補給單位,分屬於陸軍總部與聯勤總部所管。 在那個充滿軍戎肅穆的年代,「衛武營」代表的即為國家之間軍事武力對抗的象徵。如今這塊土地褪去了那一身過氣的軍裝,取而代之的是有機的綠毯與線條曼妙舞動的建築。當二十一世紀邁入第二個十年之時,「衛武營」所吹起的號角不再是軍事的集結,而是想像的發散。

軍營與軍事設施代表著國家軍事實力,長久以來國與國之間利用這樣的實力彼此征服或對抗。但隨著「軟實力」(Soft Power)興起,文化之間的吸引取代了經濟的收買與軍事的對抗;令人景仰的建築不再是那些教條式的建築或征服性的雕塑,取而代之的是強調融合與表現的公共設施。「衛武營」恰好見證了時代的轉變。

本次公共藝術計畫以《榕樹下的記憶》為題,意即藝術文化之發展乃汲取來自土地的養份,經由創意、創新之澆灌,將蔚然茁壯為大樹,乃衍至一片蒼鬱樹林。《榕樹下的記憶》亦彰顯文化創意產業與「軟實力」重要的核心價植之一係為「根植於這片土地的養份」,從時代的更迭到都市的變遷到建築的演化,充份反映這塊土地多元豐饒的過往,也為在此演出的藝術家們及觀眾們帶來無限的想像。因此,本次公共藝術計畫將以企圖喚起人們以自身的優勢為起點,經由當代藝術之引領,眺望更高遠的未來!

 

1.主題說明

本案以「榕樹下的記憶」為題,由建築概念發展為本公共藝術計畫主軸,說明如下:

(1) 界定人與環境關係的「榕樹下的記憶」

本案以「榕樹下的記憶」為名,汲取靈感自本案建築師法蘭馨.荷本的建築設計思考。法蘭馨.荷本所追求的建築法則,是將社會文化、技術、人性、趣味性等因素融合成每個基地獨特的設計方案,以「有機」與「開放性」,讓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與衛武營都會公園的自然環境連結,同時,反映了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庶民記憶圖像。

將建築師的設計概念延伸至公共藝術計畫及民眾參與活動中,本案據記載自清朝末年已是軍事要地,直至1979年軍事會議中裁定衛武營不再適合軍事用途,才卸除軍營的角色。其連動發展出來營區周邊的眷村文化,除了呈現整個大時代的遷徙、族群融合及文化交流外,更訴說著人與人之間互助的溫暖記憶。因此本案欲藉由公共藝術推廣計劃來連結高雄市民與周遭環境和社區的關連性,達到與社區共生的目標。

 

(2) 由南台灣民眾共同的滋養的「榕樹下的記憶」及「藝術之根」

除區域性的連結、與社區共生意圖外,1970年代中期,台灣社會經濟逐漸活絡,高速工業化的結果,新興工商社會世代崛起,青壯年人口出走外地工作,在榕樹下的記憶中包含著人口及階層流動的意象,故本案亦欲藉由公共藝術作品產生時代、環境及記憶的連結性。

隨著科技進步、都市發展,衛武營從過去戒備森嚴的的軍營角色,蛻變為與民共享的都會公園。佔地五十多公頃的衛武營都會公園推開了近一世紀的軍事高牆,並融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建築,以南台灣最大的自然生態公園、南部最大國家級藝術表演中心之格局,向外聯繫鄰近縣市與週邊社區,凝聚市民情感並積極發揮文化、藝術、教育、觀光等多元功能,形成多元交流的聚會處所。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作為國家級藝術表演中心,將藉由國際性展演活動進一步促成與世界的連結性,達到「亞洲頂尖戲劇院」的規模,共同滋養台灣本土藝術之根。

 

2. 設置目標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建築體與周遭園區皆以「有機體」的概念作為創作主軸,因此本案的公共藝術作品將在不過度干預原有建築及園區的創作理念下,讓兩個「有機體」之間互相對話為最重要的設置目標。

此外,衛武營園區開發的變遷以及建築量體透過充滿玩性的空間觀念與燈光色調的變化所創造出的感官體驗在在賦予民眾更具自由的想像,建議公共藝術作品亦可追隨此一創作脈絡,延續發展。

(1) 張顯自然與生命力的旺盛

建築師對建築體的有機設計來自於衛武營內繁茂蔥鬱的榕樹,將榕樹茂盛的樹蔭轉化為衛武營藝文中心高15公尺的廣場。藝術家在藝術品設置時可將大自然有機與生命的概念融入或轉化為作品,在意涵表現或材質使用上都能強調大自然的元素。除了與衛武營藝文中心的建築體相呼應之外,也能實踐對於環境徹底的尊重。

(2) 為園區空間賦予更多想像的空間

不論是園區空間的利用或是藝文中心建築體的設計皆跳脫以往的窠臼,帶給民眾驚奇與想像。這樣的氛圍不是刻意而是帶著點驚喜的。本案的公共藝術作品可跳脫平常對藝術品思考的概念,以更為驚奇的想像呈現,激發與參觀者的互動。

(3) 藝文中心「功能」的溢出與延伸

藝文中心的空間功能簡而言之就是為使用者提供藝術的展演,提供觀賞者感官的饗宴。公共藝術的設置可讓這樣的功能得以延伸,讓藝術活動不僅僅被侷限在特定的場域之內。透過公共藝術的設置,觀賞者能更為親近藝術甚至產生互動。因此公共藝術可從藝文中心的「功能」加以思考。

(4) 促進在地文化與國際間的交流

從原住民的自然神信仰到客家的硬頸精神,從閩南文化農漁村的踏實到眷村文化的質樸,高雄多元的精神凝聚出了在地文化的風貌。透過公共藝術作品的設置,促使在地文化的精隨與透過國際競圖所脫穎而出的建築產生交流。讓城市邁向國際化的同時也保留著原始的初衷。

 

貳、設置作品介紹

13

一、衛武營景觀公園文史公共藝術計畫-北側(作品徵選中)

1.徵選策展團隊,以團隊組織為主,邀請攝影、錄像、投影、聲音、文學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共同參與。

2.以「衛武營,歷史之詩」為題,在衛武營北側景觀公園以不同藝術形式融合群體記憶,最終應至少設置戶外永久式作品。

3.創作方向

(1)以本案民眾參與「田野調查」所得之有關衛武營文史訪查研究資料及梳理出的衛武營過去的共同記憶為本案創作基礎。
(2)以不同類型藝術,書寫、形塑衛武營的共同記憶。
(3)集結各藝術形式所表達的共同記憶故事,以衛式營景觀公園做為設置背景,完整呈現衛武營豐厚的人文歷史厚度,運用藝術作品深化其歷史意義。

 

二、衛武營公共藝術計畫-東西南側(作品徵選中)

1.作品形式

(1). 本案之策劃費不得超過100萬。
(2). 公共藝術作品(創作與設置費用)不得低於本案契約金額之百分之五十。
(3). 裝置作品(創作與設置費用)不得低於本案契約金額之百分之二十五。
(4). 有關表演藝術活動範圍(包括開幕活動),以在衛武營園區內原則。
(5). 本案宣傳費用含:文宣、各類平面與電子廣告、網站等費用。

2.創作方向:景觀公園乃是過去衛武營營區範圍,具歷史意義,且幅員廣大,適合不同類型藝術家表現。

 

三、衛武營藝術造街計畫(作品徵選中)

1.作品形式及創作方向:

(1)作品形式:街道家具。

(2)徵選方式,徵選方式為「公開徵選」。

(3)創作方向

a.街道家具等至少5件(組),可設置於園區範圍內(含變電箱美化)等。
b.人行道設計施作(含道路整地及道路鋪面藝術化)

2.設置地點:以衛武營公園外圍人行道為公共藝術設置範圍。

14

*藍色為藝術造街範圍,綠色為衛武營更共藝術計畫-東西南側範圍

四、衛武營第六劇場藝術季(本計畫籌備中)

■ 衛武營第六劇場藝術季

1.作品形式及創作方向::

(1).讓場域與人之間產生連結與關係,並為中心營運帶來實質上的幫助。

(2).邀請國內外科技藝術家以「榕樹下的記憶」為題,體驗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建築美學氛圍後,融合衛武營與鳳山的文史背景,進行發想、創作,於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榕樹廣場演出。

(3).在榕樹廣場進行創作及演出,意即讓強調「虛實」、「互動性」的科技藝術創作以衛武營的場域特性為主題、背景,內容可囊括衛武營區域的歷史人文發展沿革、自然生態與環境、藝術文化中心的建築特色等,藉此讓演出成為進入此場域的民眾與劇院建築本身的媒介,並運用互動性的特色,讓人與空間產生似虛非實的關係,進而推廣藝術創作及建築美學。此舉除讓場域與人之間的互動即關係更為緊密外,更可將數位藝術季塑造成為衛武營日後每年一度的代表性戶外演出,頗具實質上的宣傳及將外部能量(榕樹廣場表演)及人潮帶入內部(中心內)的效益,對於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在營運上及節目安排上,具有相當大的助益。

(4).演出至少15場。演出作品需投射建築物正立面至少1/2面積。

2.活動地點說明:本設置點以榕樹廣場表皮25,000平方公尺

 

 

 

 

 

 

 

 

  • Filed under: 公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