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特色
本案以「城北舊事」為題,整體規劃以出土之遺構、文化資產遺物為元素,旨在使市民理解北門站這個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系統的空間,在建構之前,為台灣史上極為重要的清代台北機器局遺址,本區更代表著清代劉銘傳在台灣自強運動努力的技術重心所在。
本案整體規劃設計將以連通層北端牆面和地面為主,站體連通層北端牆面以北門、台北火車站的變遷,以及劉銘傳的事蹟等為內容,使整個北門站的規劃扣合著台北城的重要發展歷史。而連通層地面則在降板中放置考古挖掘的成果。
作品介紹
本案規劃I、II兩區。第I區位於捷運北門站B1連通層中心,規劃在樓層降板中置放12組遺構展示考古概述以及北門三次考古挖掘歷程,讓民眾在行走時可了解北門過去挖掘實況,並可藉由一旁柱子上的文字說明,了解考古發現。
第II區位在連通層北端牆面,牆面由左到右分為三區設置,左側為作為台北現代工業原點的北門,從建城、劉銘傳時期到台北車站的文史介紹;中間為考古土層的斷面仿作,藉由斷面可以了解地層下層層疊疊的歷時堆積;右邊為機器局至鐵道部的沿革歷史以及北門區考古緣起與發展。
設置完成後可讓民眾充分了解捷運北門站所在位置的歷史文化多元性;透過原樣原現的呈現方式,將新的站體與老的遺跡相互融合搭配,在新舊並呈的空間當中讓旅客享受新穎快速的現代交通建設時,緬懷為台灣交通發展奠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