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特色
中部科學園區以生產、生活、生態、生命「四生共榮」的規劃理念,彰顯園區產業與生態環境間的和諧共生。因此,以中科台中園區宿舍大樓為中心的「生命窗景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窗」所代表的實質及心靈意義為軸線,連貫內含「四生」的三組作品。透過作品與環境之構成視覺,將宿舍區隱喻為窗內;將園區至於市區劃為窗外,企圖將在地環境、產業特色、生活樣態融合,象徵中科人居住家園的建立。
家園是每個人生活與生命的重心,為了幸福家園的建立與發展,更應注意生產與生態的永續發展。本計畫以地方環境及共同之生活經驗為背景,規畫宿舍區沿科園路至東大路口的藝術環境廊帶,希冀觀者除了享受視覺上作品與環境共容,所帶來科技與人文的鏈結,亦能回歸人們的居住本質,思考與這塊大地互依互存的關係,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來到中科台中園區,不妨跟隨著紫斑蝶飛行的路線,走訪由《生命窗景》系列作品打造的藝術廊道,在明亮活潑的視覺饗宴中感受中科的科技產業、生態樣貌與生活氛圍,回歸生命起點。
藝術家 – 大衛‧葛斯坦 David Gerstein
「生命窗景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由以色列著名藝術家大衛‧葛斯坦(David Gerstein),依中科台中園區的產業發展、自然與生活環境,創作三組戶外立體雕塑,大衛以慣用的金屬材料與豐富愉悅的色彩,讓作品充滿趣味與溫暖。
在大衛的作品中,常可見到貓咪、花、自行車等生活中熟悉的題材,大衛想讓藝術易於親近,因此常描繪生活中的感人故事,讓藝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舒緩許多家庭和親子間的緊張關係。
在數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大衛的公共藝術遍及泰國、韓國、新加坡等,本次《生命窗景》系列作品,大衛以動物與窗景的巧妙搭配、人與自然的相互輝映,一筆一劃彩繪出台中園區無窮的生命力。
《生命綻放的窗景》
窗戶是連結建築內與外的橋樑,這件位在宿舍大樓前的公共藝術以窗景為主題,結合建築而成「家園」的居住意象,窗內的家庭生活是每個中科人生命的重心;窗外是台中園區的工作環境,也是生活在此生活的人對未來的憧憬。
《生命綻放的窗景》以充滿生活感的作品元素融入宿舍大樓,營造舒適而充滿活力的視覺空間。
《松鼠坡上的追逐》
台中園區裡常見人們悠閒騎乘自行車的景象,作品《松鼠坡上的追逐》位於園區內自行車騎士時常挑戰的松鼠坡,以前後錯落的多台自行車與人物,展現中科人的休閒生活,突顯中科生活圈的舒適優質。
作品豐富的造型與色彩使寧靜的園區生動熱鬧,騎士們可與作品人物共同騎乘、爬坡,共同欣賞中科的美景。
《紫斑蝶停留的樹上》
紫斑蝶飛行的路徑,是大肚山生態環境的指標,在台中園區東大路與科園路交叉口設置近七米高的作品,以紫斑蝶飛過大肚山停留於中科命名,八十隻優雅獨特的蝴蝶在白色樹上顯得極為出色。
作品旁伴隨著與園區廠商合作完成的科技蝴蝶,使這棵紫斑蝶停留的樹成為具園區生態與生產共容並存意義之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