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河踏悠1
憶河踏悠2
憶河踏悠3
憶河踏悠4
憶河踏悠5
憶河踏悠6

「2019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憶河踏悠發掘臺北日常的真實面貌,開拓公共藝術的全新想像。

本次展覽以3件地景公共藝術,以及多達14場的路線導覽與工作坊,使你更貼近想像以外的水城臺北。

藝術家介紹-邱承宏

邱承宏的創作多以裝置、雕塑的方式呈現,就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般,他善於挖掘生存時空曾經存在的身影與軌跡,並透過抽象的手法重新演繹那些被合理化及設計過的邏輯規則,將它們生動地重塑,藉此發展出一套巨大的記憶修補術

本次地景藝術裝置藝術家邱承宏與水岸植物專家陳德鴻合作,試圖從文獻資料中尋找、辨析出基隆河岸因數次河道工程與環境變遷,而逐漸在原生地失去蹤影的植生種類。
透過水泥影子雕刻的創作手法,追憶許多早已於該段基隆河道中匿跡的植物,此時銘刻的痕跡正扮演著一種穿越時空和空間轉化的想像,將歷史留駐於空間中,並重新將其引導入藝術場域生產的過程裡。創造出有如時光窗景的意象,引領觀眾望穿河道變遷前的水岸植物地景。

 

藝術家介紹-陳禹廷

禹禹藝術工作室由陳禹霖與陳禹廷兩兄弟創辦,兩位亦是月津港燈節活動的發起人。常採用天然材質或取其意象作為作品的骨架,在有機的結構中繡上千絲萬縷的情感。
強調與地景的共生是其作品一貫的特色,如同兩兄弟為家鄉號召的活動一般,藉著作品傳達人與土地之間無形卻深刻的「鄉思」。

大直、內湖一帶的產業發展因都市計畫方向而調整,使得曾在此區蓬勃發展,哺育著多數在地居民的農、窯業逐漸式微,並外移至林口、龜山等地,過去那星羅棋布的大塊農田短短數十年間,轉眼變成了現今知名藝文機構、企業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比鄰群聚的科技園區。

藝術家陳禹廷認為因生涯發展而在故鄉與新居間往來遷徙的人們,就如同一株株蒲公英的種籽一般,乘著微風飄飄蕩蕩,擇良域落地生根。這些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匯聚與離散,便成了藝術家轉化鄉愁的元素。

 

藝術家介紹-陳禹霖
為禹禹藝術工作室創辦人之一,長期關注地方文化、人生長在土地上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強調作品中的空間性,使觀者被作品拉進另一個空間思維裡而產生更多的感受,在此創作者瞬間消失,只剩作品與觀者直接的對話狀態。
藉由作品展現城市與人的生活不同步調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並找回對於自己原鄉的感動與故事。

由於基隆河上游的平溪山區為臺灣雨量最多的地區,故過於曲折的河道與低窪的地勢容易造成下游地區的水患,因此於民國8 0 年至8 3 年間在內湖大直段進行了第二次截彎取直的河道工程。

藝術家陳禹霖以此為靈感創作,跳脫了正規河道工程中掘河填土的思維,使用雙層不同色的透明貨櫃局部重合,象徵基隆河水以人工的方式被裝載、運輸,模糊歷史現實與直線想像之間的界線,並藉由水中氣泡的意象裝填河道記憶,在浸入情境式的水波光線投映下,多面向且聚焦地向觀者述說河道變遷的故事。

 

展覽資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期: 2019/9/27 – 2019/10/27
地點 : 美堤河濱公園、上塔悠公園、下塔悠公園。

 

 

  • Filed under: 展覽活動